【儀器儀表網(wǎng) 專題推薦】近日,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海洋團隊基于自主研發(fā)的大氣壓負離子飛行時間質譜儀器,提出了檢測呼出氣中氫氰酸(HCN)的氣流輔助光電離質譜方法。
該方法顯著提升了呼出氣中HCN直接測量的靈敏度和時間分辨能力,可實時跟蹤志愿者單次呼氣中HCN濃度水平,有望為肺纖維化病人早期篩查提供有效手段。
該團隊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,提出了在質譜電離源內(nèi),采用氦氣反吹方法,降低高濕度樣品氣對電離的影響,同時提高離子傳輸效率,增強了HCN檢測的靈敏度。該團隊在采樣系統(tǒng)中進一步增加動態(tài)吹掃,有效減小了HCN的吸附殘留,提升了該方法的時間分辨。
該方法將HCN的檢測靈敏度提升了150倍,檢測限達到0.3ppbv,時間分辨達到0.5s。該團隊將這一技術用于跟蹤監(jiān)測志愿者漱口前后單次呼出氣中HCN輪廓變化,可以區(qū)分出單次呼出氣中HCN顯著的“尖峰”和“平臺”區(qū)間,分別反映了口腔和肺泡釋放源的濃度水平,表明了該方法的抗干擾能力和HCN定量的準確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