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儀器儀表網 專題推薦】本篇文章分享實驗室高壓滅菌器遇到的六大常見的“雷區(qū)”,內容如下:
1 塞得滿滿才高效很多人為了省事,把待滅菌的物品一股腦塞進滅菌器,完全不考慮空間布局,超載滅菌。這可不行!物品之間要留出足夠的空隙,讓蒸汽能夠充分流通。當堆疊的試管、平皿阻礙蒸汽流動時,中心溫度可能低至80℃。蒸汽穿透不均勻,滅菌效果就會大打折扣,細菌可就“幸存”了。
2 121℃/15min=萬能解藥?不同材質對溫度耐受天差地別!含糖培養(yǎng)基建議115℃(避免焦糊)。不同的物品和材料,滅菌溫度和滅菌時間都有嚴格要求。時間太短,細菌沒殺干凈;時間太長,物品可能被損壞,甚至產生有害物質。一定要嚴格按照說明書來,別憑感覺操作。
3 忽視“冷空氣排放” 在滅菌前,一定要排盡滅菌器內的冷空氣。因為冷空氣會影響蒸汽的穿透力,導致滅菌不徹底。如果發(fā)現冷空氣排放不暢,一定要及時檢查排氣孔是否堵塞,別讓細菌有可乘之機。
4 滅菌器“帶病工作” 高壓滅菌器也是有“壽命”的,如果發(fā)現密封圈老化、壓力表不準或者閥門有問題,千萬別硬撐著用。及時維修和更換配件,才能保證滅菌器正常工作,避免安全隱患。
5 忽視定期維護與清潔高壓滅菌器如果長期不進行維護保養(yǎng),設備的性能會逐漸下降。比如密封圈老化、壓力表失靈、排水孔堵塞等問題,都會影響滅菌效果甚至導致設備故障。同時,滅菌腔內的水如果長期反復使用,容易積累污垢,堵塞電磁閥,甚至導致加熱管生銹、損壞。 建議每周至少換水一次,若滅菌物中含有輕微腐蝕物,建議每天換水一次。同時,滅菌腔需要定期清洗,去除水垢和雜物。
6 忽視滅菌效果監(jiān)測每次滅菌時,必須使用化學指示卡或化學指示條,這是判斷滅菌過程是否成功的重要依據?;瘜W指示卡會根據滅菌條件(如溫度、時間和壓力)發(fā)生顏色變化,如果指示卡未變色或變色不完全,說明滅菌過程可能失敗,需要重新進行滅菌操作。千萬別圖省事跳過這一步,否則可能會讓未徹底滅菌的物品流入使用環(huán)節(jié),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。